《周易》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发布者: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5/20    阅读855
《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献典籍,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了我们民族多方面的智慧,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和哲学巨著,中华文化的源泉。《周易》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并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就《周易》教育思想略陈浅见。
一、教育的重要性
   在《周易》诞生之前,中华祖先已经经历了长久的教育活动,有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作为一部思想巨著,《周易》当然不能遗漏这一重要思想领域,因而,在《周易》中专为教育设立了一卦—《蒙》卦,并且将它排在了卦序中六十四卦的第四位,可见《周易》对教育思想的重视。《周易》同时还指明了教育的紧迫性。《易·蒙》卦辞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匪”同“非”,“我”为启蒙者,即师,“童蒙”指幼稚蒙昧的幼童。进行启蒙、教育是通达吉利的事业,并不是我(师)一定要施教于稚蒙的幼童,而是蒙昧的幼童需要接受教育,教育活动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人一生下来都要经过幼稚蒙昧的童年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教育的效果将大为削弱。“童蒙求我”是《周易》对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反映。蒙童处于蒙昧阶段,必须加紧进行启蒙、教育,增强素质和技能,迅速担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
二、重视德育
   《周易·蒙·象传》指出:“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指有知识、有修养的人,亦指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即从事教育工作,应以果敢的行动培育道德品质,强调教育要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了启蒙、教育的第一位。德育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解决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等人生一系列重大问题。德育的功能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目标和动力,是人生的“方向盘”。《周易》把德育放在启蒙、教育的首位,把握住了教育的根本问题。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这就是道德的阶级性。但是,历史上各种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共同的道德规范。《周易》不仅指明了德育的重要性,而且还指明了德育的核心内容。《周易·蒙·彖传》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启蒙、教育培养为人处事的正道,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一个“正”字,揭示了德育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社会的共同道德规范。所谓正,包括思想观念,言论行为的正确。言行正确,取舍得当,思想观念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这既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周易》重视德育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中就很重视德育,把德育摆在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历代教育家的共识。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孟子、荀子等也都很重视德育,提出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德育的重要内容。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必须加强和重视道德教育。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规定,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更进一步体现了德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各自特点,实施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周易》蒙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1、对虚心好学的幼童应积极进行引导
  《周易·蒙》:“六五,童蒙吉。”《象传》云:“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六五,蒙卦第五爻,以阴居中,与九二相应。九二为师,六五为蒙童。“顺以巽也”,自下而上为顺,自上而下为巽,“巽”可作接受讲。幼童能顺应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导,老师也能顺应学生,即根据幼童的本性施以教化,所以,幼童虽然蒙昧,只要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育,这是很吉利的,容易收到教育的实效。这里指明了对积极好学、虚心接受老师指导的幼童,应根据学生的心性特点,顺其势而诱导之,使他们向着健康有用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之有用人才。
2、对冥顽者应施以惩戒
   《周易·蒙》“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上九是蒙卦的第六爻,阳爻居最高位,象征刚猛,不服管教,指那些冥顽的幼童。经过多次启蒙教育之后,仍冥顽不化,应通过强硬手段予以适当惩戒。即惩罚那些冥顽不化者,使他们醒悟,不再做错事,以免他们走向邪路。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受教育者对老师的说服教育置之不理,不接受老师正确的教导,坚持错误,不肯悔改,那就不能一味地进行说服教育,而应制定纪律、法规,使用必要的惩罚手段来约束那些冥顽者,使其改掉恶习,走向正道。教师、家长对学生实施适当的惩戒,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存在,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也不失为一种对付冥顽者的有效方法,即使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也难以避免地要实施一些适当的惩罚措施。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深刻的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精心研《易》,韦编三绝,深得易理之情化。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周易》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而且是实践因材施教原则的第一人,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材。今天,我们更应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人的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尊师重教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必须重视教育。重视教育必须尊重教师。尊师重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尊师本身就是重教,而重教必须尊师。教师是把学生引向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的智慧转化成学生个人的智慧,把社会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意志。教师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因此,尊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周易》也蕴含着丰富的尊师重教的思想。《周易·蒙》卦辞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教育是一种神圣的事业,并不是作为教师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广大蒙昧幼童需要接受启蒙教育的客观实际决定的。作为受教育者,蒙童应主动向教师求教,蒙童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诚心诚意地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初始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指受教育者第一次真诚地向老师求教,老师应告诉他真理和正道。如果受教育者不是诚心诚意地求教,而是对老师所讲的道理当作耳旁风,反而再三地向老师询问,这不仅是对老师的轻慢和不敬,也是对教育事业乃至真理的轻慢和不敬。这样老师可以不予回答。《周易》尊师重教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孟子、荀子及韩愈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尊师重教的主张。今天,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是尊师重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周易》中包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教育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对当今教育教学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上一篇: 浅析玄空学关于元运划分中存在的差异问题  
  下一篇: 五柱预测 势在必行